用声音再现,向经典致敬”,自从全国首档原创声音魅力秀《声临其境》播出后,便获得了极佳的口碑,不仅经常获得收视率第一的成绩,而且收视率屡创新高。
《声临其境》不仅获得了广大网友和观众的点赞,还获得了许多媒体的好评,比如人民日报》说该节目“是一次对声台行表的回归”;《光明日报》评论说“实力派演员担纲综艺吹来一股清风”,连广电总局也刊登专题点评《声临其境》,“呈现优秀文艺工作者对艺术的精益求精,体现幕后专业精神”。
《声临其境》是一档原创节目,可以说前期并没有什么参照,第一季播出后,也处于摸索的过程,甚至还出现过黑屏的情况,之后才步入正轨,渐渐走上了相对固定的模式。节目存在极大的创新性,这非常值得赞扬,因为多年来,我们很多综艺节目,都是跟随者而不是领跑者。
当然,有创新和优点,必然也有不足和缺点,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思考和分析一下,《声临其境》的创新和不足之处。
一、《声临其境》的创新性
先说一个比较细微的地方,那便是节目的名称。“声临其境”读起来的发音像是“身临其境”,而这一节目的主旨,便是以“听”为主,可以说,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成语,从节目名称,便足见用心。除此之外,当然还有:
(1)定位的创新。最近几年,虽然视频行业发展迅速,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同质化的现象,某个节目火了,便会有无数跟随者,带给人审美上的疲劳,看多了腻的不行。但是《声临其境》却将内容一转,打破了传统喜剧、音乐等综艺节目,将定位细化到“声音”这一小类上,所以立马便显得格外突出。在节目配音素材的选择上,也是遵从经典的原则,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,能够带给人美好的回忆和共鸣。
(2)内容的创新。现在社会,节奏加快,很多人苦于没有时间去阅读经典书籍,只能利用上下班的交通时间,看看小视频、读读新闻等,而当大家都在“看”东西的时候,《声临其境》巧妙地将媒介转到了“听”上,这种转变,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,而且所“听”的内容,很多都是曾经的回忆,这样一来,肯定就能抓住人们的怀旧心了。
(3)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如今“跨界”很火,演员去做导演,导演去演节目,演员上综艺,综艺像电影一样播……我们不排除有一些做的很好,但大部分都是毫无特色,只是吸引眼球而已。但是《声临其境》所邀请的嘉宾,很多都是专业演员或配音员,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,不仅令人叹服,而且能呈现很多“精彩点”。这些嘉宾中既有配音界的男神边江,又有影视界的男神朱亚文,还有老戏骨唐国强、李建义等,又有相声界的德云班主郭德纲、郭麒麟……这些人,大多专注于声音或演员行业,这有别于当前流行的“小鲜肉”或“网红”,带给人专业的感觉。
(4)根据现实情况动态调整。比如这次响应国家不出门的号召,《声临其境》便想出了“云配音”、“云录制”的形式,这使得更多人可以参与到节目中,挖掘出了很多现实中默默无闻的“潜力股”,再一次做到了创新。
二、《声临其境》的不足之处
当然,在成功的同时,《声临其境》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。当然,这些不足之处大多是我观看这个节目的一些感想,不代表全部观众的心意,说出来,供大家参考而已,算是“鸡蛋里挑骨头”吧!
(1)新声班的设立。《声临其境》以声音为亮点,以“戏骨”、“工匠”为标榜,既然有这种宗旨,不知道为什么还要设置“新生班”,总感觉“新声班”对节目本身的推动作用并不大,大多时候似乎只是增加一些娱乐性而采取的措施,主要任务,感觉除了“猜测屏幕后的导师是谁”和“制造娱乐点”之外,没有其他太大的作用,而且有些明显专业知识不足,让人感觉很违和。当然,湖南台一向以娱乐为主,加入“新生班”似乎是想给节目增加一点娱乐性。
(2)观众投票基数过少,有时候会显得不客观。《声临其境》有一个很重要的评选过程,便是观众喜爱的声音,但是现场观众毕竟人数有限,有时候可能会因为自己喜欢的演员上台,而投出不客观的一票,从贴吧、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大家的反馈来看,很多观众普遍不认同一些场次的结果,认为现场观众的评选不能代表大多数观众的观点。的确,现场观众年龄的大小、观影的爱好、对明星的不同喜好等等,都是影响因素,而且人数较少,很难形成客观的结果。
(3)比赛内容有人认为不科学。节目播出后,便有不少观众提出质疑,《声临其境》究竟是比配音能力还是比台词功底?为什么出境的人员,影视演员多而配音演员少?当然,这或许也是兼顾娱乐性而已,毕竟,影视演员在大众中的认知度更高,可以带动节目收视率,或许多增加一些配音演员,会更协调一些。
(4)第三季中主持人选的不太好。我指的并不是周涛,涛姐的专业能力没得说,我说的是男主持,前两季凯哥主持的相当棒,但是第三季似乎便有些差强人意了,感觉有点生硬,尤其印象很深的是,有一次选人,结果男主持说了一句:“选一个好……”虽然他没说完,但是很明显要说的是“选一个好的”,这句话不太合适,我看字幕直接打出了“选一个心仪的”,似乎是在“纠错”。当然,可以看出,他也挺努力的,但是专业能力明显差了很多。
(5)专业指导的采访部分偏少。《声临其境》邀请了很多配音界的专业老师,但是在节目中展现度不够,“戏份”很少,感觉有点可惜,因为毕竟专业的就是专业的,肯定能说出一些普通观众看不到的东西,适当加一点“戏”感觉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当然了,这些只是我个人看法,并不妨碍《声临其境》的优秀和火热,任何一部作品或节目,都无法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,如果能令70%的人都满意,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只要槽点别太多,便可以算作一个好节目了。